孩子们记住,高考是不可多得的“公平”

  • A+
所属分类:网络网事

犹忆当年,如果没有“恢复高考制度” ,我一个没有“背景”的农家孩子,可能今天坐在电脑前发帖的“权利”都没有,我的命运可能是每天站在村口等着“扶贫队” 给我送柴米油盐钱。当然,我也可能成为“土豪”,并且隔三差五地往城里跑。但“脚上有牛屎”的“土豪”进城干什么?喝酒、到娱乐场所去“把妹”,如果有人投来蔑视的眼光,老子就掏出一叠钞票砸死他。

当然,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我至今也没有成为“成功人士”,但我不介意,我没有成为“人上人”的鸿鹄之志。这倒不是因为我不知道陈胜吴广的故事,活着已经不易,能够如愿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到人生的终点更不易。

孩子们记住,高考是不可多得的“公平”

高考公平的吗?我认为它是公平的,而且是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不可多得的“公平竞争”的机会。请看清楚这个社会的现状,在“公平正义”的大旗下,每一个阶层、每一个群体都在捍卫、争取自己的“公平正义”。譬如一辆超载的公交车,当它途经某一个站点时,车上的乘客反复警告司机:不能再停车上客了,我们快被挤死了。而在站牌下等候的人则向司机大声吼叫:我要迟到了,你到站不停车我投诉你。这个时候,公交车司机停车不停车都可能被投诉。他该怎么办?没有人为他考虑。

对于寒门学子而言,高考无疑是真正能够“改变命运”的机会。类似于高考的古代“科举取士”制度公平吗?尽管“科场弊案”也有发生,但在苛严的刑罚面前,以身试法者微乎其微。而从流传下来的典籍、文学作品和“戏文”中,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寒门弟子为“科考”而苦读、因“皇榜高中”而改变命运的例子。至于“官场腐败”,那是“科考”之后的事,怨不得“考试”。在制度导致“阶层固化”的封建社会,还有比“科考”更公平的办法吗?没有,不然它不会在中国存续一千三百多年。

“文革”废除高考制度,中国的人才录用制度回到了类似于“科考”之前的“举孝廉”,上大学主要靠“推荐”;人才培养的尺度是“又红又专”。那么,你是不是可以培养的人才?由组织和干部裁定。这就需要一个前提,即组织和干部都能秉持真正的“公平正义”、精准地把握“红”“专”的尺度,他们能做得到吗?你凭什么让那些小到“生产队长”的基层官员具有党校教授、大学老师的专业水平?而事实上,他们根本无法在“推荐”过程中确保“公平正义”。所以“文革”结束,这种返回到一千多年以前的人才录用制度被废除,是社会进步的必然。

不得不说的是,那些享受到了“推荐”的红利的人今天还在,他们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捍卫自己的“公平正义”。而作为真正身出寒门的学子,你们要记住:在比现行高考制度更“公平”的“公平正义”还未出现之前,高考,是你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公平竞争的机会;也许你现在无法感受,但当你走出校门、跨入社会之后,你会感觉到,这个社会,真正的公平正义已经被撕得七零八碎。

努力吧,孩子们,我祝福你们,包括那些在优渥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,自己的人生,需要自己创造,如果不努力,你们同样可能“得而复失”。

“6、7、8”,感谢高考制度设计者的良苦用心。

(文/偏不同)

图片引用自网络